登录 | 注册

标题:“内卷式营销”耗精力,消费者需要安静购物的权利

作者:卢奕熹 许雯婷 创作时间:2025-10-16

尺寸:1557 x 2002 发布时间:2025-10-16

类别: 点击:139

说明:

“双十一”曾是简单直接的优惠购物日,如今却变成了一场漫长而复杂的“战役”。各大平台从十月中旬就开始预热,预售、定金、满减、优惠券、直播带货……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。在这场购物狂欢中,顾客不知不觉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,只为了不错过那些所谓的“优惠”。当双十一的狂欢落下帷幕,我们不禁反思:购物何时从满足需求的简单行为,异化为需要全力迎战的信息焦虑与精力考验?双十一的营销内卷,究竟给消费者带来了怎样的隐性负担? 消费者已然陷入一场被迫参与的营销内卷。弹窗信息的反复轰炸、优惠规则的复杂叠加,本质上是平台用巨量的信息制造消费紧迫感——当消费者为了避免“错过优惠”而被迫频繁打开购物列表,为了计算满减、优惠券的最优组合而花费数小时对比时,其决策成本已远超商品本身的价值。 更值得警惕的是,评价返现、保险报销等附加要求,看似是“福利”,实则是将消费者转化为平台的“免费劳动力”。消费者需额外投入时间浏览视频、撰写评价来获得优惠,而平台则借此获取流量与数据,让消费者沦为“数字劳工”。这种模式下,消费者的精力不再是自主支配的资源,而是被营销规则绑架的“被动成本”。 要打破这场精力内耗的困局,既需要消费者的自我觉醒,更需要社会与政府的协同发力。消费者需要认识到,最宝贵的成本并非仅是金钱,更是那些被无形掠夺的注意力与精神健康。在享受便捷的同时,我们必须学会设置心理边界,有意识地抵抗那些“蝇头小利”对精力的侵蚀。同时,平台企业应反思这种竭泽而渔的商业模式,回归用户体验的本质。 安静购物不应是奢侈品,而应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。双十一的意义,本应是让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得所需商品,而非让购物沦为精力内耗的战场。只有当平台不再将“内卷营销”作为竞争手段,当社会不再将“消费KPI”视为狂欢标志,双十一才能真正回归购物的初心,让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,不必为精力消耗付出沉重代价。

0

卢奕熹 许雯婷

关注

卢奕熹 许雯婷

关注
“内卷式营销”耗精力,消费者需要安静购物的权利
139
0
发布时间:2025-10-16
61.7K